赤峰博物馆南馆位于赤峰市新城区体育场西侧,总建筑面积43968万平方米。馆内共设5个展厅,包括“辽时期历史文化展”“辽壁画艺术精品展”等4个常设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
“辽时期历史文化展”以历史发展脉络为轴线,以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出了辽时期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成果,以及与唐、宋中原文化及其他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融合交流,金大陆展览承担了“辽时期历史文化展”的设计与制作任务。
亮点展示
EXHIBITION OF HIGHLIGHTS
“辽时期历史文化展”位于赤峰博物馆南馆的二层,包括上下两个篇章。《上篇》分为五个部分,是以物为主的通史陈列形式;《下篇》分为六个部分,以文化为轴线,将契丹族的多方面成就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观众在现场通过声、光、电、多媒体等众多高科技手段,可对契丹族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十分直观的感受。
上篇 / PART I
契丹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北方古族,从青牛白马的传说中走来,历经磨难最终完成了联盟统一。“上篇”的序厅主雕塑和浮雕,在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细节的前提下,以概括的笔触表现形体,以现代的艺术方式诠释历史。
创意手稿
序厅上方顶灯图案依据代钦塔拉辽墓出土的马具为基础,提取上面的纹饰元素进行简化设计,与丰富的背景浮雕遥相呼应,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
契丹民族的祖源传说源远流长,“契丹记忆”展厅设有“契丹起源传说二维动画”展项,将契丹三个传说——“青牛白马”“阴山七骑与赤娘子”“三主传说”生动复原,旨在利用影片让观众对契丹始祖传说,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
公元1004年,北宋和辽在经过25年的战争后缔结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契丹雄风”展厅设有“澶渊之盟场景”,采用彩塑人物和墙面绘画相结合的手法,再现了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的画面。
“因俗而治”展厅的大型“沙盘模型及电子地图辽代五京”,形象展示了辽、西夏、北宋疆域的地形全貌。通过触摸屏控制沙盘互动的方式,让观众了解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三国的并立形势。
为了更好的烘托历史氛围,在沙盘上方围绕展厅顶部一圈安装有LED屏幕,并设置了“辽代五京长卷动画”展项,以二维动画的手法复原辽代上京代表性场景,让观众更好的感受五京繁荣的盛况。
下篇 / PART II
“下篇”的序厅按照原比例对太祖记功碑进行复原,并在岩石表面保留了年代侵蚀的效果,使场景更具沧桑感。背景采用契丹文字造型墙和线稿的鬼跌山分层叠放,配合灯光效果使之更具形式感。
契丹不但擅长演奏本族音乐,更精通从外得来的音乐艺术。“契丹人的一天”展厅设有“契丹乐器互动”展项,观众可以围绕《散乐图》对契丹乐器及演奏等知识进行互动操作。
契丹人从出生到去世的一生,在春夏秋冬四时节令,都伴随着富有特色的风俗礼仪。“契丹人的一生”展厅通过“四时节令二维动画”展项,形象展现了契丹的阶层、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宣化八里墓顶天文图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史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珍贵史料。
“契丹人的文明”展厅设有“星象图知识查询”展项,通过触摸查询墓中星象图相关知识,使观众详细了解相关天文学知识及其包含的宗教思想。
辽建立政权前后,佛教、道教等先后传入契丹本土,并开始迅速发展。“契丹人的信仰”展厅设立了“北方民族萨满做法微缩场景”,该展项以大黑山为背景,前景则是20个小陶人做法的画面,使整个场景饱满而有趣。
榷场是历史发展到辽金时期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是禁榷和互市相结合形成的一种产物。“契丹人的交流”展厅设有“辽代榷场微缩场景及背景动态效果演示”展项,背景配合艺术品微缩场景,动态展现了辽针对北宋所设榷场之繁荣景象。
为了在整个展陈中形成观看的小高潮,展厅专门在此设置了弧幕投影,利用沉浸式三维动画,向观众讲述辽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商贸往来及影响。
结 语
EPILOGUE
契丹属于草原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赤峰博物馆南馆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对民族特征的挖掘和展示,将已经消失的契丹民族风貌,活态化还原于世界民族之林。
赤峰博物馆南馆力求以历史为依据、以文物为载体,全面客观地展示了契丹族,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该馆的落成和开放,将对赤峰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